返回首页 | 国标代码:13074 欢迎报读 | 加入收藏 | English Version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资源
国企办学 双元育人 质量为本 系统管理

——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案例

北京市商业学校
     打印  关闭 
阅读次数: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一、管理整体情况

(一)学校基本情况

北京市商业学校创建于1964年,隶属于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国企办学,国家首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570亩,建筑面积10.53万平方米,有教职员工300余人。中职在校生近4000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3000人,年社会培训鉴定3万人次以上,形成集中专、中高衔接、中高本贯通培养、成人学历教育和党员干部培训、职业培训鉴定为一体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龙公司是首都大型国企,下属7个集团、160家企业,业务覆盖资产运营、汽车服务、现代物流、商贸流通、交通客运、商业地产、职业教育共七大领域。公司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板块,集企业内学校、培训机构多类多层次教育资源于一体,支持学校改革创新发展,多元业务并举,形成具有鲜明国企特色的祥龙模式。2019年4月,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有关工作部署,北京祥龙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入选了向社会公开发布的先期重点建设培育的24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议名单。

(二)教学管理情况

1.立德树人,师德为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能兼备现代职业人。学校坚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创新教学、活动、管理、服务、环境“五育人”的特色育人实践模式,培养德能兼备现代职业人。

 

做“四有”好老师,做青年成长的引路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工作,开展“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学习实践活动,由党委负责顶层统筹设计,引导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将最新文件精神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立教师“课程思政”责任制,要求各位教师守好自己的“责任田”,挖掘每节课的思政因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完善以德为先的教育和考评机制,坚持品德师德一票否决制。学校成立师德考核小组,在教师年度考核“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制定完善《教师师德建设考核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加强日常自查的力度,建立《师德师风问题整改台账》,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强化考核,科学奖惩,树立正气。特别加大家长、企业等共同参与师德满意度调查的力度,通过家长开放日、问卷调查、意见反馈等形式与家长、企业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交流情况,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师师德的意见建议,学生评教覆盖率100%

 

2.机制建设,系统管理

坚持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实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一位,系统设计与谋划学校战略发展。始终坚持教学中心地位,实行“校系两级、教务主导、系部主体、两级督导、多元评价”的管理模式,校长办公会及教学工作委员会统领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教务处和督导室合署办公,主要负责教学日常运行、过程质量监控评价;各系部负责教育教学组织实施,保障运行顺畅。

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制定《教师队伍建设管理制度》、《教师考核评价管理制度》、《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等30余项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业化水平高的教学管理队伍,形成科学严密、系统完善、内生发展、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管理体系。

管理机制健全。建设“校企融合办学决策机制”、“校企办学资源优化整合机制”、“企校融合专业建设共商机制”、“校企融合人才培养共育机制”、“校企融合师资共享机制”、“校企融合教育培训共通机制”、“建立校企智库成果转化机制”、“企校社会责任共担机制”等八项运行机制,实施以激励为导向的多元绩效动态考核机制,建立自我调控、主动多元的教学诊断改进机制,建设“产教融合办学的监督整改机制”等四项保障机制,全面加强教学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体系化建设。

 

二、管理特色创新

(一)执行“三级联审”教学标准管理

按照教育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学校实施教研室、系部、教务处三级联审制度,每学期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目录和专业教学、课程、顶岗实习、实训建设等标准建设。

近三年,学校主持或参与9个国家专业建设标准,开发国际通用专业教学与课程标准、行业企业标准共计41个,负责修订6个中职专业目录,实现管理规范化。

(二)实施“六环节”教务运行管理

学校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不断完善包括《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办法》、《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考核管理办法》等42项管理制度;制定包括授课计划、评教等10项教学常规考核标准;强化教研室活动岗实习指导教师手册填写、教师下企业实践等教学重点环节的培训指导;定期开展教案编写等专项检查;形成课堂教学质量、教科研工作、综合评价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及时对教师教学质量、教科研成果等进行表彰与激励。严抓教学管理六个关键环节,使教学运行有序、可量化、公平公正,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教学各个关节,实现管理精细化。

 

(三)坚持“十维度”督导评价管理

建立并完善校内“七维度”、校外“三维度”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教育督导室负责,校、系、教研室落实,班主任、学生评教、第三方介入的良性循环质量控制。主动坚持每学年聘请校外教学专家或行业企业专家进课堂听评课,覆盖所有任课教师,有记录、有反馈、有报告,实现管理质量化。

 

(四)创新“四级三类”教师分级管理

创新“总量控制、动态调整、激励导向”的教师分级管理模式。按照专任教师、复合岗教师和研究型教师进行分类,按照1—4级进行分级,每三年一个聘期。按照比例总体控制,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可提升或破格,不达标教师实行高职低聘,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竞争,教师发展与学校事业和谐共生,实现管理科学化。

 

(五)严格“3341”学生实习管理

学校认真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实施专业指导教师、学生管理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共管的“三导师制”,严把“学生离校、企业进校、学生毕业” 三道关,实施组织、过程、协议、考核“四步”精细管理,运用“习讯云平台”实时监管,实现管理严格化。

 

(六)实现“多维度”教学智能管理

学校信息化建设以“全面推动、融合应用、主动服务、支撑引领、创新发展”为理念,建立CIO负责制,由知名专家组成信息化委员会负责规划论证、建设指导,信息资源处负责学校网络基础设施、虚拟化私有云、网络信息安全、统一数据平台、统一认证平台、统一门户平台的运维保障,协调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部门完成各应用平台建设实施、上线应用、培训推广和运行管理。

移动校园为师生提供移动端各类数据信息查询与服务,已建设完成教学工作、学生工作、领导决策等六大类60多个移动轻应用服务。推出师生课表、教师日志、考试安排、学生评教等12种个性化移动管理,以及教学巡查、听评课、考试成绩等精准数据分析,实行学生多志愿选修网络学习空间通识课程管理,学习月活量高达100万余次。远程听评课,实现在线督导;实现管理信息化。

 

(七)强化“质量报告”培养效果管理

每年完成《北京市商业学校人才培养年度质量报告》,从学校情况、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校企合作、社会贡献、特色创新等方面,认真梳理、统计、分析、总结教育教学全面工作,提炼总结全国首发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护照、“文明风采”竞赛、“四位一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精准扶贫模式等典型案例。

成立“中职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利用大数据,结合第三方机构评价,每年度开展专业化、独立化的教育评估。连续三年的《北京市商业学校学生成长发展质量报告》内容涉及学生的成长情况、在校体验评价和未来规划等方面,见证了学生们在商校的成长与发展;《北京市商业学校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就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校友满意度、教学满意度、用人单位需求、区域贡献度、核心课程重要度及培养效果、获得专业核心技能证书情况分析及家庭背景等进行了翔实的调研与分析,毕业生累计就业率高,教学满意度高,核心课程较好地满足了专业相关工作需求。

学校坚持每年度推出校内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积极主动效验、调节质量,实现管理评价客观化。

 

三、管理工作成效   

(一)打造以新商科为龙头的专业集群,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形成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有效

着力优化以服务首都现代商业服务业创新和城市品质生活提升为方向的学校专业布局,形成新商科技术类专业为基础、营销类专业为核心、服务类专业为保障的会计金融、交通运输、商贸信息、艺术教育四大集群发展格局。

构建“德能兼备、九训共育、人人出彩”中职生综合职业素养成长模式,创新中职生学生“职业素养护照”考评体系,持续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

深化工学交替、订单式、项目式等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形成国企办学特色的“双元共育、双创引领、德技双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素质现代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二)培养“双高双强”卓越师资队伍,构建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管理成果丰富

学校拥有全国模范教师、职教名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共42名,打造高素质、高能力的“双高”人才。引入行业企业全国劳模、技能大师、高端专家共53名,打造教学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双强”人才。牵头承担会计、电商、学前、汽修4个国培项目和师德、班主任、德育教师和语文教师培训4项市培项目,以及4个北京市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由4大领域、12个要素、20项主要标准,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组成。内涵特点:一是六方协同、校企共育。建立政、行、企、校、研、区域六方参与职业院校内部管理的长效机制,与祥龙博瑞、用友新道、阿里巴巴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分批建成汽车、云财务、数字贸易等工程师学院。充分发挥龙头企业技术、资本、设备和理念等资源优势,实现人才培育、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推动构建深度产业化、高度国际化、技能高端化、培养体系化的首都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模式。二是三全内控、多元外评。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校内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保证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着眼质量生成全过程,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评估与提升三个重要环节;建立以教务处和督导室为主导、系部为主体、教研室落实的常态化监控、反馈和改进系统,实现教学质量监控全覆盖;人才培养质量贯穿学生入学、在校学习、顶岗实习、毕业追踪的全过程,形成完整的质量保障生态,进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螺旋式上升。通过组建家长委员会、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等,建构人才培养校外监测与评价体系。创新发起成立国内首家中职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在全国首发中职学校《学生成长发展质量报告》和《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结合第三方机构评价,利用大数据分析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三是四步诊断、持续改进。坚持由教学工作委员会统筹,组织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系部、专业建设委员等部门联合进行人才培养质量论证会,回到目标决策、运行组织、过程控制、效果检验四个领域,分对照标准、发现问题、反馈分析、质量调节四个步骤,对规划的完整性、目标与标准的合理性、制度规范的科学性、职责完成效果、监控实施情况、持续改进效果等进行细致地研究诊断,并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形成学校自主诊断、利益相关方有效参与、持续改进、良性循环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四是信息平台、数据管理。建设移动办公、移动教务管理、线上督导、学生、人事、财务管理等系统,实现融合创新的校园综合管理。建有智慧教室、网络学习平台、移动教学平台,系统开发精品课程和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全方位网络学习。构建安全稳定的私有云基础设施,实现校务管理、安全监控的信息化,为学校治理提供了高效能保障,为教学质量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坚持学生中心、全面发展,坚持服务需求、成效导向,实现学校自主诊断、校企共育、持续改进、良性循环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三)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斩获职业院校竞技殊荣,管理研究水平一流

《中高本衔接框架下的中职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等课题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国企主体办学下的产教深度融合“三三模式”》等课题荣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获得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在其他国家级比赛中获得一等奖67项。学生参加国家各类竞赛获一等奖78项,二、三等奖167项。在北京市职业院校专家课堂教学现状调研中,学校教学质量排名第一。

 

2019年1月,学校被评为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互联网+”财经专业群、艺术教育专业群成为第一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阿里巴巴数字贸易学院、新道云财务会计师学院成为第一批北京市职业院校工程师学院。

 

进入新时代,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契合首都城市四个中心定位需求,发挥国企办学优势,把学校打造成企校一体、融合创新、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Copyright © 2014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策划·维护 信息网络部
学院地址: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戴河大街6号 邮编:066311 电话:0335-5926211
网站稿件版权归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