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心理知识 >> 心理案例 >>内容阅读
 
拒绝别人为什么这么难
  作者:学生处心理咨询室  日期:2018年10月09日  点击数:
来咨询之前,小A自己也没想到,会偷偷把鞋油挤到同学的热水瓶里。
不止小A没想到,小A的同学也不会想到。在她们眼里,小A一直都热心善良,有求必应,就是有些内向。刚开始离家到大学过集体生活,父母很担心小A太内向,会搞不好人际关系,自然少不了叮嘱几句友爱互助吃亏是福之类的话。确实她刚来的时候,也经常帮同学打水扫地之类。有个室友就经常喜欢让她帮忙:
“小A啊,麻烦帮我拿下快递。”
“小A啊,我中午不想出去了,麻烦帮我带盒饭。”
“小A啊,我在教4,下雨了,能帮我带把雨伞过来吗?”
开始几次,她都很热心地做了。慢慢地次数多了,她也开始不开心。好几次想拒绝,但总也说不出口。有时候,她觉得自己太懦弱,这么简单的事都没法拒绝,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太小气,同学本来就应该相互帮助,这么点小事怎么总放在心上。
有一次她正在一个人在寝室,那个同学又打来电话:
“小A你在寝室吗?太好了,我上晚自习回来晚,怕到时候没热水了,能否帮我打一壶热水?谢谢!”她正要拒绝,可到嘴的话却是习惯性的“好,没问题。”
挂完电话,她很难过。想了半天不想去打水,又觉得编个借口实在太麻烦。等把水打来,她看着同学的水瓶发呆,这么多的委屈涌上心头。想了一会,看到桌上有一管鞋油,她拧开盖子,狠狠地把它灌到了水瓶里。
好吧,这个故事是我编的。差点没把鞋油编成氰化钾。真实的情况是,我遇到了一个内向的来访者,她遇到了一件类似的事,她也动了往同学水瓶灌鞋油的念头,当然没真灌。她说:
“我觉得和人交往太麻烦了。别人请我帮忙我不会拒绝,我又不愿意请别人帮忙,怕别人拒绝,久而久之总是吃亏,还不如孤家寡人算了。
其实内向的人也不喜欢孤独。只是社交的这些事,除了和人打招呼时要没话找话,最麻烦就是怕人情往来,既不想吃亏,也不想占便宜,与其这么累,不如自给自足算了。可是不与人交往,孤独就来了。
拒绝别人为什么这么难?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相信,需要在别人面前维持一个好形象。这个形象远比我们的真实形象更受人欢迎。当然这个形象还得“有用”。如果我们担心,如果自己对别人没用,就没人会喜欢我们。于是那些觉得别人帮我天经地义,是我给了别人为我服务的机会的“自恋者”,和那些担心如果我拒绝别人,别人就会不喜欢我的老好人,就搭档成了奇怪又稳定的一对。
“你是一个好人”。除了谈恋爱说分手,这样的好人卡其实挺虚妄的。但是对于某些人,维持这种别人眼中的幻想,却胜过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欲望。人际关系越让我们觉得不安全,我们越善于维持别人眼中的好人形象。久而久之,我们为自己套上了一个厚厚的套子,一边在别人假想的评价中焦虑,一边却是,在别人说“你是一个好人”时,感觉到深深的耻辱和不安。
这种信念有深刻的来源。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无论我们微笑还是哭闹,父母总是会及时回应我们。这种稳定的依恋关系,让我们觉得世界很安全,我们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也很重要。但是当父母的关爱逐渐附加条件,比如,除非你不哭闹、除非你做个礼貌的乖孩子、除非你比别人家的小孩有更好的成绩,否则父母就不爱你。我说的并不是那种善意假装的“不爱”(虽然这种假装也有害,但通常孩子能很敏锐地分别),而是有些父母会表现出来的真实的失望和疏远。这时候,一部分的孩子就开始努力表现,来达到父母的期待。无法达到这种期待的孩子,就会表现出深刻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集中体现在这样的信念:
“除非我表现出别人期待的样子,否则我就没有价值,也没有人爱我。
被评价的焦虑,就这样产生了。有时候,这种被评价的焦虑,又混杂在“做一个好人”的社会规范和乐于助人的天性中,久而久之,他们也很难分清,自己的助人行为究竟是因为真的想助人,还是害怕拒绝别人。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叫“give and take”,里面区分了三种人:只做好事不求回报的给予者(giver),既不占便宜又不让占便宜的配备者(matcher)和只索取不给予的索取者(taker)。作者说,从长远来看,其实还是那种只求好事不求回报的给予者获益最大,因为他们积累的名声和信誉会带来更多合作机会。所以还是要鼓励我们学雷锋,多做好人好事。
道理是这道理。可对有些人来说,助人其实不是一种选择,是不得不做的行为。害怕拒绝的另一面,是讨好式的助人。有些低自尊的人需要通过讨好似的助人来体现自己的价值。甚至有时候,助人满足的是他们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别人真实的需要。这时候的助人,恐怕更像是强买强卖了。
佛教的某些经典中,爱己是要排在爱人之前的,利己不利人是要优于利人不利己。比如法句经就说,无论利益他人之事何等重大,不要因此牺牲自己的福利;要了解自己真正的福利,并用心实现它。(法句经,坦尼沙罗尊者英译)。这其实也好理解,我们爱自己,才能推己及人。我们自己有余了,才能给别人。尤其不应该为同等的,或者别人更小的福利来牺牲自己更大的福利。
真正能助人的人,也有能力说不。只有我们有勇气划定自己和他人的边界,助人才是出自我们的善意。
最近我在看湛卢文化出的《创造力》,有个细节很有意思。这本书源于一个宏伟的计划,心理学大师作希斯赞特米哈里者想采访我们这个时代最有创造力的一群人,来了解创造力的共性。结果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拒绝了这个采访。他的拒绝信是这么写的:
“如果我说富有成效的秘密之一就是把所有的邀请,比如您的邀请,都扔进一个大大的废纸篓的话,我希望您不要认为我太自以为是或者过于粗鲁。根据我的经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是不要做任何帮助他人工作的事情,而是把所有时间都用于上帝让你做的事情上,并把它做好。
他觉得自己的事是上帝让他做的,那自然不能怠慢,而你虽然是著名心理学家了,但你毕竟还是地球上的,那拒绝你也自然不在话下。你看,当你觉得自己重要了,对于该不该帮别人,该帮到什么程度,也就容易判断了。
版权所有: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技术支持:图书馆信息网络部 管理登录